close
鴨肉是含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E較多的肉類,能幫助神經循環正常,並增加抵抗力,對心臟有保護作用。
鴨肉的鉀含量很高,還含有較高量的鐵、銅、鋅等微量元素,可維持體內酸鹼平衡,其脂肪成分也與牛、豬、羊肉不同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,可幫助心血管系統正常運作,不易升高血液中的膽固醇。
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:
台灣民間相傳,鴨子有毒,皮膚病的人不能吃,手術後也是禁忌,不少人因此誤解。
此毒非彼毒,講的不是有害的毒,中醫認為,鴨肉味甘、性涼,脾胃功能虛弱者,或是平常就容易拉肚子的人,則要少吃,以免腹瀉症狀雪上加霜。
鴨肉性寒涼,宜搭配熱性食材,如薑做調和,有助火的功效,可以讓全身發熱,促進血液循環;也可搭配山藥,山藥有益氣養陰、健脾益胃等功效,因此和鴨肉一同食用,可以消除油膩,有健脾止渴、固腎益精的作用。
術後或生產 都無禁忌
除了上述體質的人,一般人吃鴨無妨,不管是手術後或生產後,鴨肉都不是禁忌。懷孕時期,有些人會口乾舌燥,這時候反倒適合吃鴨,鴨肉味甘,對脾胃也有幫助。
不只如此,民間還有一說,「冬天吃雞、夏天吃鴨」,台灣夏天炎熱,體質燥熱的人,吃鴨肉也可以降火氣。另外,鴨肉不像雞肉屬性較溫,進補時用雞不用鴨,可能也跟鴨肉性涼有關。
小叮嚀:為預防禽流感病毒,鴨肉在烹煮的時候,宜完全煮熟。
以上內容參考引用
1.《吃對食物健康100分》康鑑文化
2.《營養配對健康加分》康鑑文化
部分文章引用自:樂活營養師 http://www.foodcare.com.tw/label.aspx?article=4445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